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大塊齋讀易筆記──說『比』

大塊齋讀易筆記—說『比』
林明進 建國高中國文教師

摘 要

比卦,是大易的第八卦。為卦,坤下坎上,地上有水,地與水密合無間,猶上下關係的和諧親愛。訟卦以「無訟」為貴,刑期無刑是最高的理想,師卦雖言征伐兵戎之事,能得民心,才能贏得戰爭,終以「無師」為上。比卦主要在講王者以仁德親比天下,臣民以誠親輔君王的道理,只有王者施仁,民心擁戴,萬民同德,如此上下親比才能發揮脣齒相依的作用,天下一家才有出路。
比卦六個爻,主要在闡明萬民以誠心歸附王者、王者以仁德親比天下的道理。初六離親比的主爻九五雖遠,然以誠求之,加上二、四爻的引荐,而有上比之吉。六二與九五正應,堅貞正固以待,故吉。六三居多凶之地,上下無應,左右無親,有「比之匪人」的窘境。六四以下從上,承剛比賢,得比之正。九五陽剛中正,顯比天下臣民,光明磊落,勤政以公,比民以仁,使民以中,四方不勉而來,萬邦不約而盟,不分親疏遠近,故上下協和,萬邦咸寧,吉無不利。上六孤柔於外,後歸失時,日暮途窮,都下推以誠親比於上,上推恩顯比於下而得吉利。處比之道,誠心、仁心就顯得格外重要。也惟有比之以誠,失比之道。
比卦為一陽五陰之卦,爻象多吉,在親比的大環境中,只有六三遇人不善而可傷,上六後比於夫而無善終。其餘親之以仁,天下一家才有方向。


關鍵字:比,原筮,元永貞,不寧方來,後夫凶,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


目 錄
壹、前言
四、釋六四
貳、說『卦辭』
五、釋九五
一、釋卦辭
六、釋上六
二、釋彖傳
肆、『比』之用
三、釋象傳(大象)
一、水親乎地,王親乎民
參、說『爻辭』
二、親比為善,朋比為奸
一、釋初六
三、謀事慎始,接物以誠
二、釋六二
四、比之無首,後夫乃凶
三、釋六三
參考書目


壹、前言
比之道,主要在講上下親比的關係,無論是上比下,或者是下比上,以親為要。親,至也。段注:「情意懇到曰至。」意指感情深厚,關係密切。左傳僖公五年:「國君不可以輕,輕則失親。失親,患必至。」比卦之所以為吉,就因為上下不失其親與之道。親比貴在人我內在深處的結合,而不貴外在表面的附和。虛有其表,同床異夢,並非親比之道;親比貴在仁義誠篤的相從,而不貴偏阿黨私的朋比,黨同私比,名利朋從,也不是比道的精神。
以王者而言,要以百姓福祉為依歸,以百姓之心為心,以能以仁心惠天下;以百姓之利為利,才能以美利利天下。尚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以上記唐堯之德,帝堯不失赤子之心,型於萬民,顯比天下,以御於家邦,即詩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之功也。比之王道,要有「同人」之志,方成「大有」之功。水在地上,以潤萬物;王者位上,以潤萬民,此比之深旨。
從比之現象來看,水在地上,其密而無疏可知。從比之一字也有相類的訓解。小篆比:
反 。二人為「 」 ,為以此 彼,或以彼 此之意。反 為「比」,為彼此意同心合而主動相近之意,本義作「密」解,乃親密並比之稱。
從比卦的卦辭來解讀,人與人相親比,自為吉道。但人相比,必有合理的依從,苟非其道,就會有悔咎之來,甚至凶災之生。所以,親比之初,要謹慎其始,推窮其人其事,決度其可比者而比之。「元」、「永」、「貞」,就是決斷的標準,有斯三德,才足為王者的典範,才適合與之親比。九五既有王者之德,天下孰不歸往?臣民往比於乾元之君,四方順服,爭先驅至,相託以求比。至於孤傲自恃,不速而後者,失時而凶者也。
彖傳中於「比,吉」之外,又增註:「比,輔也。」除了強調六二輔助九五外,應含上下親比,有相互依存之深旨。上親乎下,則仁溥施;下比乎上,則德不孤。從比卦看,九五為一卦之主,多以諸陰與之親比立說,由「下順從也」可知,九五以下之柔爻,皆順比居上之王者,所以得吉。然比之道最大的成就,是九五顯比於天下,剛中之九五,親萬民以仁,親諸臣以誠,揆諸事以中,故上下親比而吉。
象傳以上親比下而為言。比之建萬國,親諸侯,與師卦容民畜眾,皆言治天下宜以庶民為本。上親乎下,和下親乎上,宜一般齊整,彼此相等,無尊卑,無貴賤,才能上下一心,親愛精誠,以成王天下之大業。
比之各爻皆以親比九五作為吉凶之占度,初六離五最遠,一方面要靠外力之援引,一方面要靠念念之誠,以比於九五。六二與九五相應,可以名正言順與之親比,然潛養待訪,方不失立場。六三處危厲之地,比之無人,徒能傷時自傷,難乎有為。六四承剛親比,地利之便,堅貞得吉。九五以仁顯比天下,推恩足以保四海,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仁心普施,無眾寡、無小大,均平齊一,王道丕顯之時也。上六比道已成,己獨在後。後時失比,後夫凶矣。
序卦傳云:「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聖人重群志群情,師,能以眾正,可以王天下。比者,輔也,助也。人群相親相輔,而後可以共存共榮,故比次師而言之。物之相比無間,莫如水在地上。水最親乎地,宜乎九五王者最親乎民,故比者為言比也,以其最親最密。卦辭「比,吉也」,聖人之重視比道,情見乎辭矣。程傳:「凡生天地之間,未有不相親比而能自存者也。」互助互輔,必各自謙下,以相順從乃可相互比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聯合世界上一切鄰國,以進大同,比道大明,春秋太平之世,於斯肇始。
雜卦傳云:「比樂師憂」,比則親,故樂。師動眾,故憂。師與比皆一陽五陰之卦,比,陽剛居九五為乾元之君,上下順從而親比,故樂。師,陽剛居九二為統帥,統領群眾出征行險,故憂。以位而言,九五眾所親而樂行其道,比道之樂,非獨樂也,樂以天下也。
王者君臨天下,則比道大明。族群融合,人和之功。天下之凶,莫凶於兵燹;天下之吉,莫吉於人和。人和莫過於親比無間,水之親地,最契最密。比卦相錯為火天大有,上卦六五之柔所以撫眾;大有相綜為天火同人,下卦六二之柔所以親眾。師、比、大有、同人、皆以「眾」繫辭,聖人重民,豈偶然哉?


貳、說『卦辭』


比,吉。原筮,元永貞, 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一、釋卦辭
「比」:
比卦,坤下坎上,坤為地,坎為水,叫做水地比。以上下二體為論,地上有水,地與水緊合無隙,最親最密,比之象也。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流通潤物,比之德也。
說文釋比為密,二人為 ,反 為比,故比有親密、親比之意。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古代戶籍編制,五家為比,設比長以統屬之,比鄰而居,守望相助,故比有親近、輔助之意。
本卦九五,一陽居君,位統五陰,猶群之首領萬民。師、比二卦相綜,皆為一陽五陰之卦;師,九二爻一陽領群陰,為師卦之主,統帥之象。陽大陰小,大御小,將領兵,所以有主帥治兵之象。比,九五爻一陽居上卦中正之位,有王者之象,其餘五爻皆陰,代表萬民,一陽居尊,眾陰順比,有眾民依歸王者、王者親比天下之象。
比之道,親比則吉。但是,親比要考慮下列三個條件。第一:親比必須原窮其情,筮決其意,以誠相待而後可比。第二:宜親比於有德者,要選擇具備元善、長永、正固等德行之人。九五陽剛中正,眾陰所爭相親比者,九五亦親比五陰。第三:親比之道貴速不貴緩,捷足先比者吉,遲至後比者凶。
比卦,往大處看,在闡發王者無外、萬民親比、天下一家之理,也在揭櫫君臣相輔相成、脣齒密不可分之要。臣民擇君是從善而歸,明君親賢是施仁而比。所以,近悅遠來,是群陰之趨;撫近綏遠,乃九五之德。求親附的眾民與親比萬民的元首,皆有其宜。從小處看,本卦對於吾人處理人際關係,也有足資啟發之處。
「吉」:
九五以陽剛居於上卦之中,陽居陽位,當位中正,又居尊位,上下五陰,比而從之,「以一人而撫萬邦,以四海而仰一人,則當為人所親輔。」(易本義語),所以,有斯德而居斯位,上下親比自然吉利。比卦之所以吉,蓋上下關係如水之於地,親密無間。九五居中得正在上,六二柔順中正,比輔在下,初六比之有孚,六四得位外比於賢。群之元首施政光明磊落,臣民下順,翕然而從。加上卦主居尊位陽剛得中,備具元永貞之德,同心相求,此上下親比為善,非小人朋比為奸,故吉。
比的環境貴乎心志相親,上親乎下,下親乎上。比之伊始,宜先窮究對方情志,審而始往,然後彼此相親;君擇臣,臣擇君,上親下順,密比以合,相知相輔,共成王業,故吉。
「原筮」:
關於「原」的解釋,各家分歧甚大。第一類說法: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干寶:「原,卜也。周禮三卜,一曰原兆。」這一派主張「原」是卜的一種占法,筮也是卜的一種,所以,將「原筮」當作「卜筮」解。第二類說法: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則從禮記「有原」之「原」,將「原」釋作「再」。「原筮」,即言再筮。一卦分內外二體,行筮以求卦,一卦以成內卦,再筮而成外卦;亦即初筮以成下卦,原(再)筮以成上卦。九五剛中為一卦之主,居上卦,故曰「原筮」。第三類說法: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對原筮解為:「原窮其情,筮決其意。」易繫辭上第四章:「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又易繫辭下第九章:「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兩處「原」字,即窮究其事之終始。孔穎達正義:「原窮其情」據此將「原」釋為推究事物之根源。
北宋程頤《易程傳》:「推原占決其可比者而比之。筮謂占決卜度,非謂以蓍龜也。」這個講法應是承孔氏正義而來,從上下文細繹其義蘊,孔注較為妥貼。所以,「原筮」,應是指在上之九五,是不是值得親比,要好好推究探原,然後再做明確的決斷。
「元永貞, 咎。」:
「元永貞」,此當就九五爻言,九五為本卦之主,居上卦之中,具乾元為君之德,有「元」之象;九為陽,剛健乾乾,不息不已,且又當位,有「永」之象;眾陰爻從而上比九五,有「貞」之象。
生生之謂仁,生生之謂元。乾文言:「元者,善之長。」故「元」為大始,日起有功,有開創天下的無限潛能。「永」,指恆久,親比貴永續合作、經營、結盟,才可大可久。「貞」,正固之意,九五居上卦之中,堅貞如常。九五必須具備元善之仁、長永之恆、堅貞之正等三種德行。下之從上,必求此三者,才不致所比非人;上之比下,必有此三者,而後風行草偃、馬首是瞻。人君有此三德,眾民「比」之自然惟恐不及。原筮的目的,就是為了 咎, 咎之道,其惟元永貞乎?九五元永貞,故人親比之。反過來說,私黨偏比,而不以元永貞化民,雖有位,亦凶道也。
「不寧方來,後夫凶。」:
「不寧方來」,坤為地為方,故有「方」之象;上卦坎為險,故有「不寧」 之象;四陰在下,相率來比,故有「不寧方來」之象。
本卦九五一陽獨處尊位,德不孤,必有鄰,天下莫不歸之。下卦坤順,臣民莫不往比,九五中正而安,人君能安則不安者託焉。九五具元永貞三德,不惟六二賢者與之相應,連心緒不寧、左右不定的不朝之國,也相率來親比。天下歸附乾元之王,不惟一方(方指四方之國)。仁者無外,天下遠近大小若一,四方來歸之不暇,皆相託以求親比。
「後夫凶」,蓋爻在上者為「後」,爻在下者為「前」,「夫」指九五爻而言。上六在九五之上,故有「後夫」之象。上六陰居陰位,當位而正,然獨處於外,高亢於上,志欲相敵,不順服於九五,上六乘剛多凶;先持觀望,猶疑未決。後服之人,違天之時、失親比之人,災必及身,而受後至之誅,上六逆比九五而不親,凶道也,故曰後夫凶。
卦辭的意思是說:坤地在下,坎水在上,上下親比相合。無間無隙,結果是吉利的。但是在進行親比之初,要審慎推求探究九五是否具有賢君元善、恆久、正固的德行,人君具備了上述三種德行,就不會有過錯的行為發生。向來不來朝盟的國家,在不安寧、恐懼戒慎的時刻都爭相來親比,以示歸順,那遲至後比的人,就會自取凶險。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

二、釋彖辭
「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
比、師相綜之卦,比卦正是師卦的反轉,由下坎上坤變成下坤上坎,一剛由九二臣帥往上居九五為王者,其餘五爻皆為臣民。比之吉,乃上下相親比而吉。所以說:「比,吉也。」彖傳於卦辭:「比,吉也。」之外又別立:「比,輔也。」是因為九五為比卦之主,居上卦之中,二五相應與,故六二輔之,所以,比卦又有六二輔助九五之象。親比之所以吉,在於上下互助如輔車相依。比之六二輔助九五,說明王者非獨夫,能與下相得;明君為主,賢臣為輔,君之為君,乃群之首,非家天下之君,臣亦非家天下之臣。群而不黨,無偏無阿,唯上下相應,才能相輔相成,共締王者聖功偉業。
說文「輔」:「春秋傳曰:『輔車相依』。」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韓非子十過:「夫虞之有虢也,如車之有輔,輔依車,車亦依輔。」以上三處的輔車,今多比喻互相依存的事物。一說「輔」是夾車之木,是夾在車轂兩旁,助車穩固的木頭。一說「輔」是兩頰的肌肉和下頷的牙床。(頰輔和牙車,比喻相互倚助。)從這個角度看「輔」,比卦上下親輔之義,尤其深遠。
禮記文王世子篇:「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設四輔及三公。」疏:「尚書大傳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天子有問 以對,責之疑;可志而不志,責之丞;可正而不正,責之輔;可揚而不揚,責之弼。」正君之責,正是六二臣輔之義。
「下順從也」:下坤為順,故有「順」之象。陰從陽,下比於上,故有「下順從」之象。五陰從一陽,指九五以下之柔爻,皆順從在上之王者,所以能相互親比而得吉。「下順從」者,指九五以下諸陰爻說;初六「有孚比之」,六二「比之自內」,六四「外比之」,皆下比於上,有在下位者順從上位之象,亦含有謙抑比人之義。九五以陽居尊位,群下順從,所以為比也。
「原筮元永貞 咎,以剛中也。」:
處比之時,慎始為先,視「元永貞」為親比之鵠的。契合「元永貞」三德,原筮自然 咎。若朋黨私比,不以「元永貞」,咎且生焉,悔吝自來,其非凶道乎?
元者善之長,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無偏無私,故而始亨始善。項安世曰:「永貞者,其終善也。」永貞者,言王者能恆久信守正道而不移易,正己正物,無事不得其正,無時不得其固,故而終亨終善。始善終善,仁而復仁,所以 咎。
九五當位,位居上卦之中,陽剛中正,又居尊位,故有「剛中」之象。九五一爻剛中又能守正,固守乎親比之道而不變易,此眾陰皆欲與之親比所由來也。
「不寧方來,上下應也。」:
上卦坎為水為險陷,有「不寧」之象;坤為方,故有「不寧方來」之象。上下群陰皆親比於九五,九五也親比於天下萬民,故有「上下應也」之象。
人生不如意者多,未能時時常保安居其業;不能時時安居其業,親比之情生焉。蓋習於安寧,則不知互比,惟其不安不寧,恐生不測,方求相親相比。
以下比上言,九五陽剛中正,下卦為坤,坤為順,故四方諸國莫不來比,遠近趨來惟恐不及。以上比下言,上卦坎體,水性流動故不寧,九五一陽陷於兩陰之間,恐懼於前,不寧於先,故思親比四方,以求奧援。
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上下之志相應,綢繆之心相同,親比相善,親輔相得,君民密合同心,無間無隙,相契相應而密比也。
「後夫凶,其道窮也。」:
陽為夫,謂九五;陰為婦,謂上六。畫爻由下而上,下畫為前,上畫為後,上六比之最極,故曰「後」。上六高亢於上,遲疑不比,恃高無應,故有「後夫凶」之象。
比之道宜速不宜遲,上比於下,下比於上,惟恐不先,上獨遲疑而後其君,猶婦慢比而後其夫,自陷孤獨,凶之道也。
順比則親,逆比則不親,上六逆比於九五,其道深陷於窮途,走投無路,始來歸比,為時已晚。
彖傳的意思是說:比卦由於上下相親比,所以吉利。二五相應,因此比卦又有六二輔助九五的現象。九五以下的柔爻,皆相率順從來比。所謂「原筮元永貞 咎」,是因為九五陽剛中正,具備元永貞三德,所以可以 咎。九五與其他陰爻都深知不能永保安寧,因此上求比於下,下求比於上,契合無間。只有上六後比晚至,窮途末路,才想來親比,至於此,一切都難以補救。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三、釋象傳(大象)
「地上有水,比。」:
比卦下坤錯乾,乾為君,有「先王」之象。上下五陰,其數眾多,有「萬」之象。坤為地,有「國」之象。五陰比一陽,一陽比五陰,陰陽和諧,有「親」之象。本卦之九五,居至尊之位,正是王者之象徵,與之相應的六二,以及其他諸陰柔,象徵諸侯萬邦。
比卦,就卦體而言,坤下坎上,坤為地,坎為水,所以說:「地上有水。」凡物相親附而無間者,莫如水在地上,二者緊合不分,所以其義為比。
彖傳言下比上,大象言上比下。說卦傳第六章:「潤萬物者莫潤乎水。」先王觀此象以來建萬國,親諸侯,這是純就君王立場論比之德。易程傳:「建立萬國,所以比民也。親撫諸侯,所以比天下也。」天下一家之首務在先打破自己,放下身段,求比於賢,比道以誠為貴,上之親比乎下,尤勝於下之親比乎上,為人主者,不可不察。
志於王業者,宜臻乎「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大小若一」,否則就不是天下一家。然而思經綸天下,首先要建侯,立樁腳,做好人事布署。屯卦彖傳云:「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凡事豫則立,建天下之始,宜上下相親比相輔助,才是根本之計。大比小,小事大,以建邦國,以進大同,因其國以容天下,皆以民為先。「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詩句)屯卦卦辭:「利建侯」,即言親諸侯為建天下的當務之急。治天下必須全盤掌握、瞭若指掌,廣立斥堠,嚴密組織,上下親密而王業可成。
象傳的意思是說:地上有水,互相親比而無間隙,這就是比卦的現象。先王觀察比卦的現象,以貴下賤,建諸國於四方,置諸侯於各地。君臣相親相比,如水在地上,潤澤流通;如地上有水,親密厚載。

參、說『爻辭』


初六:有孚比之, 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一、釋初六
「有孚比之, 咎。」:
比卦上為坎,坎中實,有「有孚」之象。
本卦都以諸陰與九五親比與否而為言,初六陰居陽位,應爻在四,失位無應,離九五最遠,理應失比有咎。然初六居坤順之始,謙沖有孚,與六二同類、六四同契,能相親比,二五又相應,所以初六處親比之始,是靠著六二、六四而比於上,方免於咎眚。孚之為誠,宜耐心等待,上比可期。
親比雖為吉道,然須以真誠為志。蓋親比以誠信,朋比以利害。聖人謀事,必慎始誠終。中庸第二十章:「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能動物,況於其他乎?盡己之性,首先盡誠。所以,處比之始,初六著信立誠,是獲乎九五信任、親比之道,也是 咎之由。
「有孚盈缶」:
初六,爻變,上坎下震為屯,有「盈」之象。坤為土,中虛(空),有「缶」之象;又初爻錯,下震仰盂,亦有「缶」之象。上卦為水,所以有「盈缶」之象。
「孚」指誠說,「盈」指實言,「缶」可貴在「質」。與物相親始,以至誠而信乎人。來註云:「乃自一念而念念皆誠,自一事而事事皆誠。」如地上有水,無間無隙,念念莫不在誠,如水盈滿瓦缶。誠信之心,充實而內不虛妄,質素而外不文飾,初六親比之道也。王弼周易注:「處比之始,為比之首者也。夫以不信為比之首,則禍莫大焉,故必有孚盈缶,然後乃得免比之咎。」以誠信比人,若盈滿乎質素之器,此初六謹始盡誠於先,比之初最誠最實,若缶之盈滿,孚之至極矣,胡不克終?
「終來有它吉」:
下坤,有「終」之象。內卦在近,有「來」之象。就初六言,六二為「有它」;又六四承剛,密比於五,初六性柔,與四相孚而合,亦「有它」之象。初六和六二親比,以六二和九五正應,故吉。又下坤為順,初六體順,順六二以上比九五,故吉。
「它」,謂六二、六四也。初六以誠信得六二之親輔、六四之孚應,雖非正應而得與九五親比,故曰有它吉。初六得比於上,非初自得其比,以六二、六四而致也。
初六的意思是說:初六內心充滿誠信,親比上求,所以沒有咎災。能以誠信親比於人,像水盈滿於瓦缶之器,沒有絲毫的滲漏,最後終會感動他人,獲得在上位者的親比相待。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易本義:「比之初,貴乎有信,則可以 咎矣,若其充實則又有它吉也。」初六遠處於下,不親於九五,宜有咎災。然有孚盈缶,一應相攜,共比於上,故曰:「有它吉」。
小象的意思是說:比卦的初六爻,因為誠信求比,得到六二、六四的援引,而有上比於九五之吉。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二、釋六二:
「比之自內,貞吉。」
六二在內卦,故稱內;又六二居下卦之中,依易例:下卦稱內。六二中正,故有「貞」之象。
比之自內, 猶言自內比之。之,指九五。六二居內卦在下體,故曰比之自內。六二陰居陰位,當位中正,上與九五相應,有孚誠信,能守親比之道,堅貞正固而不移易,故吉。
二五相應,九五陽剛,六二柔順,皆得中正。陰主靜,陽主動。六二居下卦之中,惟君子思不出其位,雖內在有求比之誠,然上下相比,貴上求下。六二非不求比,蓋守正以待,乃下位求比之道。所以,雖有立身行道之篤,亦須涵養自重,不汲汲求比。六二靜待九五禮賢下士、吐握施比,故曰比之自內。
劉玄德三顧茅廬,孔明始以身許之;伊尹雖樂堯舜之道,必待成湯禮聘而後出。君子以直道事君,降志辱身,主動求比,非自重之道。至若枉道以求顯達,朋比以求虛譽,則又在其下矣!
六二雖柔順中正,然體性柔順,不宜主動求比,必待九五之君以貴下賤相親,非臣汲汲上比求君,堅貞自守,才得吉利。
六二的意思是說:比卦的六二,雖與九五相應,與之親比,宜發自內心,堅貞守正,等待九五以誠禮求,才能吉利。
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六二與九五正應,當位居中,然陰居陰位,宜養德以充乎其內,勿恣意躁進往比。堅貞自守以等待九五之相求,才不自失其親比之立場,寧君求比於我,不是我求比於君,不自失者,守正而已。
小象的意思是說:比卦的六二,處在親比的環境,要發自內心的真誠,堅貞自守,等待九五來親比,才不會喪失自己親比的基本立場與尊嚴。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三、釋六三
「比之匪人」:
六三陰柔,居下卦之上,不中不正,上無應與,所乘所承之六二、六四兩爻,皆為陰爻,有「匪人」之象。匪人者,陰柔之小人也。上卦為坎為盜,故曰:「比之匪人」。
六三之應爻在上六,上六不應,且為「後夫凶」之驕縱之徒,未積極親比九五,與九五又無對應關係,所以六三未得君王之輔助,處於親比之時,又無人與之相親相比,找不到合作結盟的對象。所以說:「比之匪人」。
六三的意思是說:六三想親比的君王,無實質的對應關係;應爻上六卻無應無與,且有「後夫凶」的憂虞,所親比的都是陰柔的小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從初六至九五,類「剝」之大象,有「傷」之象。
六三陷於六二、六四之間,為多凶之位,孤獨而無人與之相比,所親比的對象,皆不得其人,豈不傷時傷世復自傷哉?
小象的意思是說:六三所親比的對象,皆不得其人,這不是很哀傷的事嗎?


六四:外比之,貞吉。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四、釋六四
「外比之,貞吉。」:
易例:自下往上為外,故曰「外比之」,即六四比於九五也。六四陰居陰位,得正承剛;九五陽居陽位,陽剛中正,四外比於五,以得正,故有「貞吉」之象也。
二、三皆陰柔,皆非六四親比之對象,應爻不應而遠也,故六四不下從而內比,惟外比乎上而已!外,謂四從比於五,之指九五。來氏註云:「本卦獨九五為賢,六二以正應而比之,修乎己而貞吉也。六四以相近而比之,從乎人而貞吉也。」六四柔順得正,不比乎同類之二、三,本應與初相比,然初不往求,四遂上承於外,特立獨行而外比九五陽明中正之君,得比之正也,故曰貞吉。
六四的意思是說:六四往外與九五相親比,當位得正,所以吉利可期。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六四與九五親比,九五陽剛中正,有「賢」之象。九五居君位,故言「上」,六四承剛,有「從上」之象。
九五在六四之上,六四承剛比五,是以下從上。九五有陽剛中正之賢,六四上比,是親比於賢,且以下從上,得位比賢,故吉。
小象的意思是說:六四往外和賢德之君相親比,因為順從九五,是主動親往求比。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象曰:顯比之吉,位中正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五、釋九五
「顯比」:
上卦坎錯為離,離為日,有「顯」之象。離為日,普照天下蒼生,故有「顯比」之象。
顯,正大光明之謂也。九五當位中正,為比卦之主。顯比之時,太平大同之世也。本爻居尊位以統群陰,光明洞達,無私無我,無偏無阿,比道之至善者也。王者比天下之道,當顯其親比之仁,誠以待物,盡己盡人盡物,使天下蒙其澤,發政施仁,以遂行王者無外之德。虞翻曰:「顯比,謂顯諸仁也。」誠為的當之論。
「王用三驅,失前禽。」:
九五中正,有「王」之象。一陽居於眾陰之中,大象坎錯離,離為雉,有「禽」之象。「前」指下卦之初六,初爻在九五之應爻六二之外,有「失」之象。
左傳云:「國之大事,惟祀與戎。」先王以四時之畋不可廢,推其仁心為三驅之禮,即禮所謂「天子不合圍也」。古人祭祀以犧牲,祭祀既不能廢,故釣而不綱, 不射宿。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故有成湯祝網之義。畋獵秋狩,不在春夏,獵大不獵小,皆聖人重生好仁之情。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王者仁心,恩推及物,可見一斑。」
「三驅之禮」,古狩獵之禮。指打獵時三次驅趕獵物,視其向背,然後射殺之。左傳桓公四年傳注:「王者習兵於蒐狩,驅禽而射之;三則已,法軍禮也。夫前禽者,在前者,不逆而射之;旁去又不射;唯背走者順而射之。不中則已,是皆所以失之。用兵之法亦如之:降者不殺,奔者不禦,皆為敵不敵己,加以仁恩養威之道。」「前禽」,泛指獵射者前之禽獸,因為對迎面而來之禽獸不射,只射背己而走之禽獸,而且射不中即停止不射,所以說:「常失前禽。」。至於後王之畋,既圍而不合,網開三面,前開一路,使之可逸而走,任獸來去,不忍盡物,即師湯之仁德。天有好生之德,王者自有愛物之能者以此。
九五親比天下,至顯至明,仁恩廣被,及人及物,以「王用三驅,失前禽」為譬,求比天下,若畋之三驅,禽之去者,從而不追,禽之來者,來者不拒;心誠來比者自來,不思親比者自去,不待絲毫勉強。王道之大,恩德之廣,所以近悅遠來者,自然而然,生生之仁也。
「邑人不誡」:
本爻變,上卦為坤,坤為眾為邑,有「邑」之象,九五居上卦之中,於三才為人位,有「邑人」之象。爻變,上卦為坤,坤錯乾,乾為言,有「誡」之象。
邑人者,與王同邑之人,以喻左右親近之人。程傳:「誡為期約。」邑人不誡,言王者不獨期約左右親近之人,而疏遠其他,遠近大小,一視同仁,非王者不能為。
「吉」:
九五顯比天下,德恩廣被,愛民及物,無厚無薄,無適無莫,仁者王天下,此其時也,故吉。
九五的意思是說:王者行仁政,王道大顯於天下,仁民愛物,近悅遠來。就如天子畋獵,不忍晝殺獵物,圍合三面,網開一路。行事大公無私,不獨愛左右之人,不獨厚親近之人,發政施仁,所以吉利。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顯比之吉,位正中也。」:
九五,陽居陽位,當位又居上卦之中,五為君位,陽剛中正居於尊位。九五顯比所以吉,是因其所居之位,處正居中。王者比天下以仁,正大光明而已。九五乃陽明無私之王者,顯比故吉。
「舍逆取順,失前禽也。」:
九五親比無外,自然而然,不待勉強。如三驅之禮,禽之去者,不追不求,禽之來者,不拒不絕。九五以仁顯比天下,親比者自來,不親比者自去,猶如獵者失前禽之心。
「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邑人不誡,也就是說不與左右之人特別親比,齊一待天下之物,這就顯示九五的無所偏私,原因是九五守親比之中道,公而無私,以仁心親比天下,無私族無私群。
小象的意思是說:九五王者之君所以能親比天下,仁風澤被眾民,吉無不利,是因為能處正居中,施行仁政。親比志同道合者,放棄理念不合者,所以會失去部分臣民。不私心與左右之人偏比,因為九五的王者能依中道親比天下,行王者之大業。


上六:比之 首,凶。
象曰:比之 首, 所終也。

六、釋上六
「比之 首,凶。」:
首為先為始,無首即不早親比。陰柔在上,不能比下,上六無首,則無所比,無所成其比,何以善終?即卦辭所謂「後夫凶」也。諸陰皆比於九五,而上六獨後。比之道貴誠,貴及其時,今上六見之不早,從之不先。下則棄離四陰之類,上則絕於一陽之君,能無凶乎?
上六以陰柔居上位,乘九五之陽剛,依理而言,自當親比。然以位來說,則過亢而悖乎九五,故比之晚矣。自初至四,相偕上比於五,九五顯比天下,獨上下親比不先。上六既處乎比卦之終,乃最後與九五親比者,惜為時已晚。彖傳說:「後夫凶,其道窮也。」王弼周易註云:「無首,後也。處卦之終,是後夫也。親道已成,無所與終,為時所棄,宜其凶也。」
上六居九五之上,驕縱慢比。王者握髮吐哺,求賢而比,思有為者當於需才孔亟之時,迅赴事功,患難與共,不能坐觀成敗,僥倖投機。今上六姍姍來遲,見大事底定,始思結盟,其比之不早,孰信乎是?
上六的意思是說:上六性情孤傲怠慢,不早親比於九五,無始無終,比道終不可成。
象曰:「比之 首, 所終也。」:
周易集解引荀爽曰:「陽欲 首,陰以大終。陰而 首,不以大終,故凶也。」陽欲 首,言乾卦用九見群龍 首吉;陰以大終,言坤卦用六永貞以大終也。上六陰無陽為首,何以貞以大終?上六陰柔不中,處坎險之極,自非克終者也。故曰:「 所終也。」
小象的意思是說:上六不能及時親比九五,時過境遷,不會有好的結果。


肆、比之用
一、 水親乎地,王親乎民
地上有水,是比卦的卦象,物相親比而無間者,莫如水在地上,故比卦取象於此。水最親地,水地之間無距離,所以親;無隔閡,所以比。聖人觀此象使上下相比,無間無隙,所以親愛;念念皆孚,所以誠信。水潤萬物,生而又生;王潤萬民。仁而又仁。天地化育萬物而不自以為仁,視萬物芻狗為一;聖人博施濟眾而不自以為仁,視萬民芻狗為一。一視同仁,無別無分。
萬物皆秉生生之仁,故仁為萬物之本性。九五顯比,顯仁德之心也;王用三驅,失前禽,不忍盡殺,惻隱之心也;邑人不誡,無適無莫,義之與比,無厚無薄,公而無私也。王者具元永貞三德,乾元為王,仁者無外,明德親民,以化成天下。王者君臨天下,以德潤人如此,近悅遠民之不暇,孰不相親?孰不相比?
董仲舒曰:「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者也。故能使萬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無敵於天下。」王者無外,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庶幾乎大同矣。所謂:「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大小若一。」殆近於是。
二、 親比為善,朋比為奸
朋比者,趨利之人結黨阿附,排斥異己,同其私也,乃朋輩黨羽之親密結合。論語為政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比,指小人結黨營私之朋比也。與人親厚,出自私心,然後遂行其利,分贓勾結,皆此類也。
親比者,澤善而從,義之與比,君子之交,以道合而無所暱。以元永貞為比從之本,此相比乃誠篤仁德之結合。比之以仁,顯比之用,亦即以仁為貞常之道,依仁而行,從容中道,則人我同心,上下無間,相互親比若一體。人既不能離群而索居,舍誠心親比而誰何?
親比貴兩志誠心相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詩經木瓜)即此義也。九五陽剛中正,眾陰所比;然九五亦親眾柔。斯乃親比之道也。
三、 謀事慎始,接物以誠
比道之初,有孚而遠乎其下,以誠比人,乃比道之本。親比以暱,蓋以比為利,朋從而奸者也。外示親比,包藏禍心者,不可謂不多。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以接士類,貴在出於禮賢之誠;王莽亦握髮吐哺以待賢士,然後人以之為禍心詭詐。故周公之門多彥士,王莽之門多薄徒。誠貴質樸如瓦缶,充實於內,不加文不外飾。比之道在乎始,始能有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也。能謹乎始者,必能克乎終,惟至誠能盡其性,盡性之人,能感人動物。有孚如此,終能獲乎上矣!易大傳云:「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及此義也。
四、 比之無首,後夫乃凶
親比貴速不貴緩,聖人不能生時,時至而不失之者也。昔太公避紂以待文王,曰:「吾聞其善養老。」馬援舍隴而歸漢曰:「當今非特君澤臣,臣亦澤君。」學易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時而已,若歸從之不早,親比之不先,甚而自絕於外,則凶而無終,必矣。國語魯語下:「仲尼曰:『丘聞之: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凶何如哉?天下歸漢而田漢不來後夫凶也。處高亢之危,負固而不比,災遂伏焉。
比之道多吉,誠心求與,多能親密以合;反之,不以道義交,雖一時朋比,終窮無所終。孔穎達周易正義曰:「後夫凶者。親比貴速,若及早而來,人皆親己,故在先者吉。若後而至者,人或疏己,親比不成,故後夫凶。」屢不得時者當再三玩味之。





參 考 書 目
《周易註》
三國魏
王 弼
世界書局
《周易正義》

孔穎達
中華書局
《周易集解》

李鼎祚
台灣商務印書館
《易程傳》

程 頤
學生書局
《誠齋易傳》

楊萬里
三才書局
《周易本義》

朱 熹
文化圖書公司
《易經來註圖解》

來知德
夏學社
《易例》

惠 棟
藝文印書館
《船山易傳》

王夫之
夏學社
《說文解字注》

段玉裁
蘭臺書局
《周易荀氏九家義》

張惠言
藝文印書館
《杭辛齋易學》
民國
杭辛齋
夏學社
易經筆記
民國
毓老師
天德黌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