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大塊齋讀易筆記──說『履』

大塊齋讀易筆記—說『履』
林明進 國文科教師
摘 要
履卦,是大易的第十卦。為卦兌下乾上,天高在上,水(澤)平在下,上下分明,不可逾越。天道光明普照,無私無我——最「公」;水德盈科後進,靜止不動——最「平」。君子人體會天澤履「公」「平」的自然現象,來辨上下,定民志。周旋中禮,則盛德可期。天德覆載無私,水德平天下之不平。君子正民之好惡,定黎庶之志欲,上下協和,禮天下之序,謙天下之行,無履不往,無禮不中,故履道大成,憂患不興。人生險阻,如虎尾春冰,人生之道既不能避險免禍,寧如冒險犯難以為志。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履險而不傷,這是履道的真精神。
履卦六個爻,主要在闡明人生的篤行之道,一切的成就都要憑藉實踐來完成,或冒險犯難,或安常守柔,或幽隱守貞,或戒慎恐懼,莫不以踐履為旨。初九處履道之初,素位而位,不可貿然大開大闔。九二失位無應,毋行險僥倖,宜剛中講讓,善養其鋒。六三一柔履乎五剛,缺乏自知之明,不自量力,才弱妄逞,動輒得咎。九四雖履乎險,以剛德而用柔,謹慎從事,終得其吉。九五陽剛中正,高居尊位,決斷果行,然恃大位而無彥士以佐之,雖當其位而危繫乎其中。上九履道已成,詳審履歷,周旋從容,無虧天道,故元吉。
履為大易憂患九卦之首,「履,德之基也。」履之德貴乎行,行不貴無險,以出險為上。以履卦言,履險而亨通,聖人示篤行之功,然六三亦履虎尾,卻有見咥之凶,蓋履之精義與特定時空位勢自然不同。同樣指九五而言,彖傳云:「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九五爻則說:「夬履貞厲。」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深旨若此。
彖傳云:「履,柔履剛也。」是以履之用,柔為貴。履之六爻,皆以用柔為吉。故九二履道坦坦,九四愬愬終吉,上九其旋元吉。初九僅能无咎,九五不免於貞厲,六三更以履剛為凶,以用剛履險而見悔。履貴以禮,履以和行,履道人生不可不察。
關鍵字:履虎尾,素履,履道坦坦,眇能視,跛能履,夬履,視履考祥。

目 錄
壹、前言
四、釋九四
貳、說『卦辭』
五、釋九五
一、釋卦辭
六、釋上九
二、釋彖辭
肆、『履』之用
三、釋象傳(大象)
一、踩老虎尾巴的方法
參、說『爻辭』
二、人生的不倒翁
一、釋初九
三、秤秤自己的重量
二、釋九二
四、以寡慾的心走崎嶇的路
三、釋六三
參考書目
壹、前 言
北京西三條21號北房堂屋向後接出的一小間房子,面積不到九平方公尺,是魯迅的綠林書屋,大家管它叫魯迅的「老虎尾巴」,這種虎尾是北京特有的。在房子的後面搭建一間平頂的灰棚,北京人習稱「老虎尾巴」,這句北京人的地方詞彙,和「履虎尾」沒啥關係。
從清開始臺灣的雲林,就流傳著:「能過西螺橋,昧過(過不了)虎尾溪」的傳說,主因不但是虎尾溪遇雨,溪水經常有暴漲之虞,更有土匪為害之苦。虎尾布袋戲大師——黃海岱老先生進一步指出,過去土匪在虎尾溪放「響馬丹」(一種提煉自五腐劇毒的丹劑),不戰而屈人之兵。臺灣的虎尾,過去以來就存在著好幾版危懼的故事。
至於人們常說的:「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這是西洋人的說法。
年輕人第一次聽到「履虎尾」這三個字,多數是聽金庸說的。射雕英雄傳中,凌厲的降龍十八掌第十招——神龍擺尾,這一招出自易經中的履卦,始創降龍十八掌的那位高人,本來取名為「履虎尾」,好比攻虎之背,一腳踏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頭反咬一口,自然厲害猛惡之至。後來的傳人嫌易經這些文謅謅的卦名說來太不順口,改作了「神龍擺尾」。這是武俠和武功的產物,一種內斂十足的創造。
將「虎尾」與「春冰」合起來放,這得往古書上嚴謹的找。古文尚書‧君牙篇云:「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蹈「虎尾」怕大蟲噬囓,涉「春冰」畏誤陷寒水,將它們比喻成極危險的境地。這是正宗的說法。
據說子路為了解夫子之渴,迢遠取水,正當持著石臼舀水的當兒,竟遇猛虎,子路縱身躍到猛虎的身後,一把揪住了「老虎尾巴」,三兩下收拾了那一隻白額黃斑虎。子路喜孜孜地攜回「老虎尾巴」,卻受到了夫子「下士打虎(以虎尾)」的譏諷。武松在景陽岡憑赤手空拳打死一隻「吊眼白額」的大老虎,此二者神勇過人是事實,但畢竟是力奪,非人人可為;本卦以「履虎尾」設喻,則是教人面對憂患的生存之道。
人生行路多難,歧路多岔。履之一卦,教人如何履險如夷,教人精神世界怎麼走?如何面對人生的道路?鵬程萬里,是祝福人的好話;一帆風順,也不是真實的人生。所以,不如意才是實際的人生之旅,憂患挫折才是人生的道路。屯卦,是物始生而有難之卦,萬物始生必須經歷生機受難的淬煉,但是「動乎險中」才能「大亨貞」,冒險犯難才能成功立業。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勞」,輕則汗流力疲,重則履險危身。所以,憂患是家常便飯;冒險是人生常態。
大易言憂患有九卦,繫辭下第七章:「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恆,德之固也;損,德之脩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這九卦皆示吾人反求諸己,修德執禮,以來面對憂患的環境。處憂患能備此九德,則憂不可畏,患不可懼。
人不能離群而索居,履卦是講人立身於世的原則,也是六十四卦中探究道德實踐最完備的一卦。說文:「履,足所依也。」履,本指鞋,當動詞用,有踐履之意,又訓為「禮」,意指人所踐履一以禮為準。說文:「禮,履也。」故履,禮也;禮,履也。履的表義為行,履的含義為禮。履而行禮,即知行合一。總括來說,履者,依禮而行。「夫禮,非由外鑠。乃因人心自然之理,而為之禮數。禮以自抑為質,固有柔順義。然其持守甚嚴,有以非禮相干者,雖威勢甚盛,必執禮以抗之。雖鈇鉞在前,必秉禮以當之。雖外誘極厲,必守禮以絕之。」(原儒頁118)禮之用,和為貴。「和」非徒和順而已,行而「當」,行而「宜」,義更洽,要以禮之發皆「中節」為勝。繫辭下:「履和而至」,又說:「履以和行」。履之極致,不外中理合義,「履」得恰如其分,就是依乎禮而行乎宜的結果。
禮記‧祭義篇云:「禮者,履此者也。」小畜既畜自己文明的德行,緊接著要注意道德的實踐。所以,序卦云:「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知而不能行,是人之通病,凡事只重理論而不能實踐,一切都將成為泡影。雜卦:「履,不處也。」不處即行進、踐履之意,和序卦所強調的實踐精神是相同的。
履之錯卦為謙,謙謙君子然後可以履天下之至險而亨通;履之綜卦為小畜,畜德由小而大,積漸有成,然後可以以柔履剛,遂行己志。

貳、說『卦辭』
履虎尾,不咥人,亨。
一、釋卦辭
「履」:
船山易傳云:「凡彖皆先自言卦名,後乃繫以象占之辭,此徒連虎尾為句,則卦名履者省文也。」即「履」字既為卦名,且兼卦辭之首字,因重疊而省。
履,本篤行、實踐、力行之意。引申作「禮」,則有踐履行事,依禮合理之意。為卦兌下乾上,天尊於上,澤卑於下,尊莫尊於天,卑莫卑於澤,天地之序也。樂記云:「禮者,天地之序也。」於人上下有序,各安其位而不亂,故有「履」之象。以卦德言,下兌為悅,上乾為健,內和悅而外剛健,以柔(禮)履剛,亦「履」之象也。本卦,以六三為履之主,六三以一柔履二剛,以柔履剛,亦「履」之象。
履者,禮也。莊子‧天下篇:「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莊子謂以禮道行,乃言禮以篤行實踐為上,亦即禮在知禮也在行禮,知而行不至,與不知何異?夫禮之精神,在一「行」字,此其一;因行制禮,依禮起行,為履之要,禮之運用,在一「節」字,此其二,隨時制宜為和之至。

「履虎尾」:
中爻上巽錯震,震為足,有「履」之象。上乾錯為坤,坤為虎,六三躡九四之後,有「虎尾」之象。履卦六三為卦之主爻,以一陰處五陽之中,又逆乘下之二剛,故有險,故說履虎尾。
虎尾,象徵人生一切的危險。履虎尾,言至危之境。王輔嗣注:「(履)成卦之體,在六三也。履虎尾者,言其危也。三為履主,以柔履剛,履危者也。」

「不咥人」:
下兌為口,有「咥 」之象。六三、九四、九五上互為巽,巽為柔順,於虎之前,口悅而柔順,故有「不咥人」之象。
踩著老虎尾巴而未被老虎撕咬,非以僥倖設喻,乃以禮為智,以順為功。蓋履之道,不貴無險,貴在履險而不傷。每個人都要經過履虎尾的階段,屯卦乃物之始生之卦,也是「動乎險中大亨貞」,一切成就都在險中求,不冒險無以致功,不犯難何以有成。「帝出乎震」,實踐篤行是成功的具體行為,人生無處不險,人生無事不乖,詩經小雅小旻篇:「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履險如夷才是實際人生的真本事。王輔弼注:「履虎尾有不見咥者,以其兌而應乎乾也。……不以說行夫佞邪,而以說應乎乾,宜其履虎尾不見咥。」

「亨」:
陰卦多陽,陽卦多陰。本卦唯六三為陰爻,其餘皆為陽爻,以一陰履五陽,危機四伏,然所以處危而未危,履虎尾而不見咥者,以柔履剛,謙卑以待,以禮相求,故履險而不傷,此亨通之道也。
卦辭的意思是說:履卦兌悅在下,乾剛在上,柔弱之才,跟在剛強的乾陽之後,就像踩著老虎尾巴而行一樣危險。能夠和悅柔順,和禮中節,尚謙行事,雖然伴君如虎,終於履乎險而化險為夷,亨通吉利。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二、釋彖傳
「履,柔履剛也。」:
履之一卦,以一柔履乎眾剛之中。柔,指六三,剛兼五陽說。六三以一陰上躡三剛,下乘二陽。又下兌為柔,上乾為剛,柔履剛也。履既不處(雜卦語)故行,篤行以禮為本,守謙為貴,尚柔而不尚剛,故曰「柔履剛也」。以本卦六爻而言,凡陽爻居陰位,皆主柔而禮以履之;凡陽居陽位,則皆為主剛而不能以禮行之。履以兌悅應乎乾剛,知乾雄之剛,守雌柔弱以待之,故柔而克剛,弱能勝強。故聖人知雄之強,守雌之用,固不為先,既禮既謙,以靜制動,從容周旋,終能「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老子語),水最柔,激而起之,及其至,臻乎則剛極,此柔履剛所以勝也。

「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下兌為悅,故有「說」(悅) 之象,下兌而上乾,有「應乎乾」之象。柔履剛,雖危而無傷,以和悅之心來承應諸剛,守禮以行柔,所以雖履虎尾而不見咥,入險而不陷乎險,終得亨通。

「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九五陽居陽位而處上卦之中,故有「剛中正」之象。九二、六三、九四下互為離,離為火,有「光明」之象。
九五陽剛中正,履至尊之位(五為君位),若能俯仰無愧,履道才能光明廣被,德盛而輝光。
九五中正有位,以「不疚」為戒,蓋履道以用柔為貴,用剛為下。此專就履之九五而言。
彖傳的意思是說:履卦,是兌體的柔順篤行於群陽之中,在下中心悅順以承在上的剛強果敢,這是守柔執禮以從事,所以涉險而無傷害,諸事順遂亨通。至於九五之尊,若能具備陽剛中正之德,既有其位,復不失德,大公無私,就能功業照耀四方了。

三、釋象傳(大象)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心。
履卦兌下乾上,兌為澤,乾為天,故曰上天下澤。天懸上,澤就下,各就其位,上天履乎下澤,即為「履」之象。天高地下,澤又下之,天最高,澤最下,二者不可逾越,有守禮守分之象,亦為「履」之象。辯,通「辨」。
禮記云:「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判同異,明是非也。」倫理在別上下,上下之分既明,然後民志可定,民志定而後禮大行。
毓師云:「上天光明,天尚『公』;下澤為水,水尚『平』。君子以『公』、『平』來辨上下之道。天德化育萬物,無私無我,各逐其生;水德盈科後進,不舍晝夜,平天下之不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黎民懷惠,正萬民之所欲,則民志不搖。上對下公且平,以德惠定民之所志所欲,天下之序明矣,上以此履乎下,則無履不行。」義尤殊勝。
大象的意思是說:上卦為乾,乾象徵天,下卦為兌,兌象徵澤,這就是履卦。君子人體會履卦的現象,以「公」、「平」的道理,來辨上下之道,定萬民之志,正萬民之欲。

參、說『爻辭』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一、釋初九
「素履往,无咎。」:
本爻變,初爻與四相應,六三、九四、九五為巽,巽為白,有「素」之象。初九陽剛,進爻,陽主進,有向上向外發展的趨勢,故有「往」之象。
初九陽居陽位,非善於履之用柔者也,然履道貴行,隨其所遇而安其所處。惟當履之初,又未與四正應,不為外物所誘,蓋素位而行者也,故有素履之辭。君子思不出其位,中庸第十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處履之初,堅守本分,邁出人生旅程的第一步,以陽剛之才而安常守素,才能盡分自守而不輕舉妄動。
又「素」,白也,無文飾之義。王輔嗣云:「處履之初,為履之始。履道惡華,故素乃无咎。」賁之上九:「白賁,无咎。」沒有文飾就是最好的文飾。蓋禮之本在質,故初九之位,獨行禮義,才不失其正,無咎之來。所謂:「衣錦尚絅,惡其聞之著也。」(中庸第三十三章)
初九的意思是說:安於自己本位的環境,按禮守分以行事,就不會有災禍。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履之道,即實踐之道。初九以陽剛居下,獨行其志,不願乎其外。蓋士之特立獨行,不附門牆,不樹朋黨,獨行己志而已。乾文言云:「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也。」是以素履之志,居下位而不憂,君子處此時,慎其所獨,顏子居陋巷,不改其善是也。
小象的意思是說:本本分分的往前奮鬥,是為了實踐自己的抱負。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二、釋九二
「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本爻變,下卦成震,震為足,又為大塗,六畫卦二為地之上,故有「履道」之象。震為大塗,故又有「道坦坦」之象。九二居下卦之中,三畫卦居於「人」位,五不相應,故有「幽人」之象。九二居於下卦之中,有「貞」之象;中爻下互為離,離為明,二居中爻離明之下,故有「幽人貞」之象。
九二陽居陰位,失位又無應,然處履之道,以剛居中,故能蕩蕩而履坦坦之途。世道險巇,不行險以僥倖。以剛而能守正,謙卑自牧,不自矜誇;依禮行謙,庸言庸行,慎出是務;幽隱而能行正,廓然而能無私;寧靜自守,淡泊明志,以剛才而用柔,故吉利。
九二爻的意思是說:以低調、柔順、合禮的態度面對人生的奮鬥,才能平安順利的走在平坦的人生之路,在時勢不宜強行的環境中,要謙讓潛藏,幽履守靜,守正不亂,才能獲得吉利。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處世之大忌,是不養其鋒;臨危之大忌,是不隱其才。幽隱之地,最易自亂其志,自暴其氣;不遇之時,最易發不平之語,抒不平之懣。九二居易以俟命,顯而不自夸德,幽而自潛其行,故終不自亂也。九二以陽剛英明之才而能幽隱守正,履險而能不失其中,失位無應而能自安其心,不失中復不失正,故心不自亂也。
小象的意思是說:有志往前奮鬥的人,人生之路碰到困頓,未獲重用,不可強求;能按禮行事,堅持守貞,得到吉利,是因為能守住幽隱之道,心中寧靜而不自亂陣腳。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三、釋六三
「眇能視,跛能履」:
九二、六三、九四下互為離,離為目,下卦為兌,兌為毀折,有「眇能視」之象。六三、九四、九五上互為巽,錯震,震為足,下兌為毀折,有「跛能履」之象。眇,少一目;跛,瘸一足。
六三陰居陽位,三為進爻,一柔履五剛,才柔而居於陽位,以柔乘剛。不中不正,又逆乘二剛,故以眇目、跛足設喻,示不自量力也。眇偏盲不全,而自以為深察秋毫末之明;跛偏躄難行,而自以為躋登萬仞山之能。以柔居剛,自陷而不知危,猶蚍蜉撼樹,螳臂當車,不自知之甚也。人而才弱盲進,不亦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災不及乎身而何?

「履虎尾,咥人凶」:
本爻居三才(六畫卦)之人位,且在兌口,故有「咥人」之象。六三陰居陽位,才柔無德,不中不正,故有「凶」之象。
六三無才無德,不中不正,而處剛強之險,眇目少而視,跛行蹇而履,逞其強者也。強不能明以為明,強不能行以為行,故履虎尾而見咥見噬;柔而志剛,德位不稱,不善履危之至,以此履虎,必見傷害,所以凶災遂生。王輔嗣云:「居履之時,以陽處陽,猶曰不讓,而況以陰居陽,以柔乘剛者乎?……以此履危,見咥者也。」足為才柔用剛者戒。

「武人為于大君。」:
九二、六三、九四下互為離,離為戈兵,三居(六畫卦)人位,故有「武人」之象。本爻變,下卦為乾,乾為大,乾為君,故有「大君」之象。
六三,處於上卦乾體之下,下卦兌體之上,處多凶之地,又正當虎尾兌口之際,故有見咥之危。以柔才行陽剛之任,偏而不中不正,且處下卦之上,武人逞其甲冑戈兵,行險僥倖,或偏據一方,無德而稱天子之命,秦政、項籍是也。雖履必噬,蓋非履之道也。
六三的意思是說:處在多險多凶的環境中,才柔無德,不中不正,又務剛逞強,就好比偏盲之人自以為視明,偏躄之人自以為行健。不能識勢復不知乘時,一介武夫,不知以禮行事,恃才傲物,儼然稱制於天下,如不知用柔以履虎尾,將有見噬覆亡之危。剛猛武人,豈能久於大位矣。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六三陰居陽位,有「位不當」之象。中爻九二、六三、九四下互為離,錯坎,為心,有「志」之象;爻變,下互為乾,乾為健,故有「志剛」之象。
「與行」,參與實際行動。眇能視,少一目而強視,其察不明,故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躄一足而強行,其行不遠,故不足以與行也。陰居陽位,才柔而履險,才不當其位。以一介武夫,剛愎自用,而妄行天子之事,慾大而才小,志剛而才弱,老子云:「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此之謂也。
小象的意思是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如少一個眼睛,不能看得清;如瘸一條腿,不能走得遠。冒險行事而遇險,是因為本身的才德不能當其位。粗鹵的武人剛愎自用,草率行事,是因為心志過於剛烈。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四、釋九四
「履虎尾,愬愬,終吉。」:
九二、六三、九四下互為離,錯坎,坎為心,故有「愬愬」之象,四多懼,亦有愬愬之象。愬愬,戒慎恐懼之意。
九四志應乎初九,故履虎尾。以剛居柔,雖履危而戒懼以行險,兢兢業業以從事,愬而又愬以臨之,懍於春冰、臨乎深淵而未危,蓋戒慎有以致之。陽居陽位,雖處陰位而有陽剛之德,剛而能柔,故能化險為夷,履危而危不至。九四以陽剛之才,而心存戒懼,所以免禍。伴君如伴虎,事君以卑,盡其謙光,險中戒慎以懼,終而愬愬得其吉。
九四爻的意思是說:以剛明的德行侍立君側,險如虎尾,才剛能柔,小心謹慎,知所戒懼,履道之功,終究會吉利的。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九二、六三、九四下互為離,錯坎,坎為心,故有「志」之象。本爻變,九二、六三、六四,錯震,震為足,故有「行」之象。
初九遠君,故獨行其願;九四近君,故志行。然志行非徒近君而已,蓋用柔以事陽剛之主,終得遂行其志,始雖有履虎尾之危而終履險不傷,終得吉者,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故也。
小象的意思是說:九四才剛用柔,以柔履剛,小心翼翼,終得吉利,是因為能夠實現依禮行事的履道。

九五:夬履,貞厲。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五、釋九五
「夬履,貞厲。」:
本爻剛居尊位,有「夬履」之象。夬,決也,果決之意。又本爻陽居陽位,當位又居上卦之中,位居中正,故有「貞」之象。
履之道貴用柔,依禮講讓。九五夬履行事果敢,以剛中雖而居尊位,下以柔悅上,不免有奉承阿諛之虞。夬而不疑,故九五雖有剛毅果決之德,然有所恃,必有所害,雖剛決以履道,危亦在其中矣。
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恭己正南面而已。夬履之尊,足以定吉凶成敗,然其利在見大德之臣,今九二在下,不相應與,君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剛明果決之君,若所用非人,或不能用人,即不免一意孤行,所以雖貞固亦危矣!夫居位有民者,雖居正位,居廟堂之高,不知諮諏善道,不能憂其民,慨然以國家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而有位者,尤宜善體夬履之深戒。
九五爻的意思是說:九五陽剛中正,果斷剛決而履尊位,但如果無用柔之臣,依禮輔弼,即使居貞固之位,也會有危厲不幸的事情發生。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九五以陽居陽位,又居上卦之中,陽剛中正,故有「位正當」之象。
九五居至尊之位,行事剛斷專決,勢所必然,故曰位正當也。然履者,禮也。「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在上剛猛銳敏,日理萬機,鋒芒畢露,不免過剛,履道用柔為上,用剛為下。大有天下,同人於野,都需要禮賢下士,求才於野。苟無六二大德賢人以相之,雖能剛決,不能柔履,但有取舍,或不知進退,所以說「夬履」會守正而有危險之虞,也正是戒為人君者,徒恃名正言順的正當性,剛明其外,危道亦在其中。
小象的意思是說:九五中正,陽居陽位,有剛明之德,有任事之勤,位居正位卻有危厲之來,正是因為他乾剛獨明,恃以當位之正,而無大德之賢以輔弼之,殊不知危正在其中。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六、釋上九
「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六三與上九相應,九二、六三、九四下互為離,離為目,有「視」之象;又本卦為大「離」象,離為目,亦「視」之象。上九爻居本卦之終,履道已成,故有「考祥」之象。本爻極位,反乎下,復於初,有「旋」之象。陽剛居上,履道大成,故有「元吉」之象。視,回視,指詳審過去所履之事。考祥,徵驗吉凶、禍福。旋,周旋。古代行禮時進退揖讓的動作,此謂周旋無虧天理之心。
上九位乎履道之極,篤行實踐到最後,回顧返視履之一切作為,考察吉凶禍福,是否中規中矩?能從容行事,周旋中禮,履道自然大成,大吉大利。力行無疆,履險如夷,才是履卦篤行的真精神。張良、范蠡全身而退,知進退存亡,吉无不利者也。
上九爻的意思是說:到了履卦的上九,是履道的終點,回顧以前所實踐的事,徵驗它的禍福吉凶,結果都能言行從容,周旋中禮,就是人生最大的吉利了。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人之實踐,貴乎有始有終,本爻在上,履之終也,人之所履至善而大吉,其終周旋而無虧天理,乃大有福慶之人。陽剛在上,致其中和,臨淵履冰以用柔,進退往來以守謙,動容周旋以中禮,履道大成而有福矣。
小象的意思是說:上九處在履卦的終極位置而大吉大利,是因為履卦的完美實踐,大功告成。

肆、履之『用』
一、踩老虎尾巴的方法
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太感傷;說人生下來就是來受苦的,太出世;說「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太文謅謅;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太聖賢;但是,說人生的憂患就如履虎尾,就顯得活生生的,真真實實的在你每天的感覺之中。
變化不居的人生,是一個動態的人生,它不是可以精打細算的沙盤推演,也不是可以虛構的完美情節。人生的內涵與方式,雖然人人都不一樣,但是操權柄的大人與販夫走卒、匹夫匹婦,所吹的風、所打的雨、所面對的憂患卻都是真實的存在,好一個履虎尾,它正是憂患人生的最好比喻。
虎尾也好,春冰也好,我們給它統一製作一個標籤,叫做「危險」。既然人生有永無止境的憂患,那麼危險就不必看成太可怕的字眼,履虎尾也只不過是像我們所吃的三餐一樣,是每天都少不了的挑戰。因此,怨天尤人就免了,不履虎尾,你就沒有資格大聲嚷嚷,因為,這是一個奮鬥的人生。
人生要有成就,就是不斷的衝破橫逆。人生的困難像一隻隻萬獸之王,等著我們去面對。老虎不是拿來驚嚇的,但也不盡然像子路扯下老虎尾巴,才是人生之道,這樣子收拾人生的老虎,太剛猛,太暴虎馮河了。也不是每個人都像武大郎的弟弟,喝了幾串酒就能生出神力,將景陽岡那隻大蟲撕裂。這種神勇,在實際的人生中,都算逆向操作,偶一為之,僥倖可以成為神話中的英雄;如果當成人生的教條,絕大部分是屍骨無存,白白地讓那些吊眼白額的黃虎飽食一頓。
人生的老虎,千奇百怪,但是每一個阻礙都有一把鑰匙;人生的困難,真是談何容易?但是每一個困難就是一條康衢大道,突破了,才是你的,才體會得出。履卦以踩虎尾做象徵,教我們踢石子,人生不是硬碰硬,人之異於禽獸者,就在於人有腦子,人懂得以智慧來求生存。履之一卦,可以履虎尾而不見傷,是靠著在如履虎尾的危難憂患之中,依禮行事,動容周旋而無不中,不是靠天生那一點微不足道的蠻力,或者自以為夠粗暴的巧取豪奪。解決人生的困難要有實踐道德的能力,要有不發則已,發而皆中節的本事,將道德轉換成智慧,那正是人生的力量。
面對多元多樣的人生,面對多災多難的人生,履卦告訴們用柔才是美麗的出路。九二、九四、上九都有十足陽剛的本錢,卻都以剛履柔,從險中入,從險中出。初九、九五以剛履剛,一個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僅能免於咎悔;一個雖名正言順,號令天下,以剛而不柔,履危道而不自知。至於,那六三才情闇弱的蠢物,卻以無才為善柔,面對猜疑十足、威風八面、剛強凜凜的惡虎,渾不知自不量力到了什麼德性?

二、人生的不倒翁
據說老虎走起路來,除了虎步雄偉不可一世的形象外,老虎猜疑心重,每走幾步,就會回頭看,自有牠十分陰沉的虎性。從這樣來看,履虎尾的危險性就更高,而履虎尾不見咥的智慧,就更值得重視了。
我們的老祖先,傳承人生的經驗是——履險,就卦象所提供的方向而言,面對如履虎尾的人生,要具備兌悅主柔的智慧。所以,整個履卦給我們的建議,從道德而言,就是以禮來實踐人生的康莊大道,只要「說而應乎乾」,就能履險如夷。人生險惡如此,又不得不面對,所以,繫辭下第七章說:「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不是殷憂能啟聖,那是一回事。處憂患人生的九德,第一個法寶就是「履」,「履,德之基也。」為了完美人生的實踐,道德上的篤行所憑藉的,就是「禮」。說文說:「履,禮也。」又說:「禮,履也。」人憑藉的不是粗暴的蠻幹,而是依禮而行的道德實踐。「極高明而道中庸」,人生的中道,就是要運用最高明的智慧來完成。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就是禮的完美演出,因為「禮之用,和為貴。」人生的冒險犯難所憑藉的是智慧上的「無所不用其極」,如此履人生的虎尾,才能「無入而不自得」,這就是「禮之用,和為貴」。
履之「說而應乎乾」,不應只是唯唯諾諾的和顏悅色,也不是奉承阿諛的唯命是從,更不是討主子歡喜的卑躬屈膝,柔之至善者,不在口柔、面柔、體柔的官僚之柔。上柔似水,水性從下,盈科後進,以至柔的親愛,無形的接近,一步一步注滿人生的坑陷,再恰如其分的往前進,水之所往,無不流通,水之所至,無不悅服。水德之悅,在致其水之中道。人生的篤行,最有生命力的是道德的知行合一,也就是中節之禮的完美實現。人生看似容易,尋個人私慾以往者,危機四伏而不自知;人生看似危險,尚公均平以往者,憂天下安危而不傷。然而人生的危險,是無時不在的,人也不是以無險而沾沾自喜,入乎險是人生奮鬥的必要檢驗,出乎險是突破萬難的人生智慧。
人生既然要履虎尾,就要瞭解虎的習性,找出履虎尾的訣竅;人生要履險,就要研究險的時、險的勢、險的位,找出冒險犯險的處方。履虎尾要請教狩獵專家,履人生的險,就要找人生的解藥。同樣是履虎尾,六三所以凶,是因為自用自專,沒有自知之明,「無而為有,虛而為盈」,強不知以為知,是個不知「自試」的可憐蟲;九四履虎尾,因為時位不對,能以守謙行禮來處多懼之地,至少能立於不敗之地。人生的成功,除了需要很多必要的條件外,還要有偶然與機會來搭配,不是每個懷才之人都能得到該有的遇合,但是能立於不敗之地,就是履道的大智者,就是人生的不倒翁。

三、秤秤自己的重量
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初九所處的環境,是有奮鬥的抱負,然而形勢不宜,思進而志柔,也算履道環境中的一條出路。素履而往,貴在獨行其志。大開大闔,要有機會;創造時勢,非有多而有利的條件不能為。以累積的功夫勠力上達,於人生而言,並不太難;能自處中道的環境,時不利勢不可,而安分守位,自處悅樂,不為物役,不以貪昏,不以躁進,那是了不起的素履之道。人生的質量,自己會有自信的成分;人生的重量,則要讓時、勢、位來檢驗,秤秤自己的重量,才知所進退。初九素履的可貴,在不見是而無悶,隨其所遇而行履道。
中庸第十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果能準此而行履道,無入而不自得。柳下惠不卑小吏,進不隱賢,必以其道;諸葛亮有救世之才而躬耕隴畝,自得守分;姜子牙耄耋之齡,釣於渭水之濱以待文王,皆素履以待之。屈原有忠貞事主之志,賈誼有定邦幹事之力,以不能自隱其才,肆行於其位之外,故怨懟終其身。
素履的環境,在上位不陵乎下,在下位也不援於上,正己之志而不求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所以:「君子居易以俟命。」素履而獨行履道,不愆不尤,順時行事。「小人行險以僥倖」,躁往以進,不能知時,不能因勢,反其位而行,以時不我與而憤懣,以才不我與而嗟嘆,真不知時為何物?
水到渠自然成,然志不得伸,非徒自怨自艾而已,獨修其身,獨行其志,才是素履之道。孔夫子有教無類之功,蓋獨行其願,也是素履的具體表現。

四、以寡慾的心走崎嶇的路
蜿蜒是崇山的路向,迷茫是大海的航向,危險是人生的靶向。面對艱難險阻的大千世界,心中的路要寬緩而行,才不覺得遙遠。履道多險,人心不德,宜以中道履世。當幽隱之時,尚靜不尚動,至若索隱行怪,孤高自恃者,必見忌於世。竹林七賢以驚世駭俗而見禍;管寧青衣皁帽,高潔幽獨,人聞之邈然若不可及。
九二失位,蔽於六三,上無所應,或隱或囚,或不遇或見棄,此心平常,安之若素;不以貧自苦,不以欲自困,抱坦蕩之懷,履幽隱之路;幽囚演易,玩占以遠禍。雖在縲絏之中,臨危而不危,此心不亂有以致之。
處世以鳴謙為上,以傲物為下;臨險以貞靜,觀變以待時,養其鋒銳,藏其良才,是避險之道。亂世而不能守乎中道,歷險而不能安於險境,乃自咎之道。
世道養志障莫障於欲,身既嗜欲天機淺;人間涉世之難莫難於求,人到無求品自高。禮記禮運篇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齊民之欲,去民之惡,舍禮末由。」此之謂也。利令智昏,欲令身亡,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處幽之道,既非履道大行之時,惟恬淡而寡欲,寧靜以致遠,尚志不自亂,守貞而終吉。幽靜慎獨,此心不亂,何懼乎世道坦與不坦?

參 考 書 目
《周易註》
三國魏
王 弼
世界書局
《周易正義》

孔穎達
中華書局
《周易集解》

李鼎祚
台灣商務印書館
《易程傳》

程 頤
學生書局
《誠齋易傳》

楊萬里
三才書局
《周易本義》

朱 熹
文化圖書公司
《易經來註圖解》

來知德
夏學社
《易例》

惠 棟
藝文印書館
《船山易傳》

王夫之
夏學社
《說文解字注》

段玉裁
蘭臺書局
《周易荀氏九家義》

張惠言
藝文印書館
《杭辛齋易學》
民國
杭辛齋
夏學社
易經筆記
民國
毓老師
奉元書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