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大塊齋讀易筆記──說『師』

大塊齋讀易筆記--說『師』 林明進 建國中學國文教師 摘 要 師卦,是大易的第七卦。為卦,坎下坤上,地中有水,水蓄於地之中,猶如寓兵於民。內卦為坎險,外卦為坤順,行兵險而順民心,討逆禁暴,能得到群眾的支持。訟卦,為人與人之間的口頭之爭;師卦,則屬於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這一卦主要講帶兵作戰的原理、人君如何選擇將領、以及戰爭勝利後,人君分封賞賜的智慧。 師卦申言軍旅作戰之事,卦辭強調出兵打仗要合於正義,擇將宜挑選識時得中的大丈夫,然後可以成事。 師卦六個爻,大致在闡述興兵作戰的具體作為。初六,行軍作戰之初,慎始為要,守紀為先;九二,為主帥,善守中道,以成王業;六三,乘剛,性弱好強,擅作主張,干預軍權,履險犯難,終有大患;六四,奔躍於多疑多懼之地,知退而能退,不輕易涉險躁往,保存實力以待時,未失用兵的常道;六五,柔中之君任九二剛中之帥,如果能進行以我之正往征敵之不正,則師出有名,利於公開宣戰行師。如果任將不專,優柔寡斷,軍權不統一,各令其令,如此則會自取敗亡;上六,作戰結束,論功行賞,確立慶功的原則。 師之一卦,主要在思考開戰的正當性與任人的適當性,能贏得民心,才能贏得這場戰爭。宜對君子行合宜的獎賞,小人則可以賞財貨,不可賜以封爵。關鍵字:師,丈人,師出以律,王三賜命,師或輿尸,師左次,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目 錄
壹、前言 四、釋六四 貳、說『卦辭』 五、釋六五 一、釋卦辭 六、釋上六 二、釋彖傳 肆、『師』之用 三、釋象傳(大象) 一、興師以道,帥師以人參、說『爻辭』 二、容乃公,公乃王 一、釋初六 三、善戰之將,立於不敗 二、釋九二 四、賞功分爵,小人勿用 三、釋六三 參考書目
壹、前 言 西元一九九一年,美國總統老布希(喬治‧布希)領導多國部隊打贏波斯灣戰爭,青史上將有一席之地。由於師出有名,出兵波斯灣是在打擊一個侵略者,是為科威特伸張正義。波斯灣名將,現任美國國務卿,也因成功地將入侵的伊拉克軍隊驅出科威特而聲名大噪。二十世紀末的波斯灣戰爭,至少為美國塑造了兩位風雲人物:老布希與現代英雄鮑威爾。 如今輪到小布希了,美國攻打伊拉克已迫在眉梢,白宮已經徵詢五十幾個國家的意見,希望他們能夠協助美國攻打伊拉克。儘管國際社會盼望和平解決伊拉克是否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問題,聯合國武器檢查小組也抵達巴格達展開檢查工作,但美國仍然不斷指控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決議。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阿拉伯國家外交人士認為,美國是希望藉此實現其軍事攻佔伊拉克的企圖,進而推翻海珊政權。 事實上,小布希為攻打伊拉克,早在九一一恐怖事件前後,在波斯灣及鄰近地區即已部署龐大兵力,包括租用大型貨輪輸送武器及輜重至波灣地區,以及數千名軍事及後勤專家也一直駐守中東地區。目前已有十萬美軍進駐波灣,此外,美國海軍航空母艦「華盛頓號」戰鬥群也已進駐中東,隨時可以對伊拉克發動奇襲。 顯然美國軍事攻擊伊拉克的準備工作,已到了「萬事皆備,只欠東風」的地步;換言之,美國現在欠缺的就是攻擊的藉口。在此之前,美國政府不斷指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難以解釋這些動作,不是「試圖羅織罪名,作為攻擊伊拉克的理由」。 在檢驗美國政府攻打伊拉克正當性的同時,美英飛機於十一月十六日夜晚,突如其來轟炸伊拉克巴格達以南的民用目標,造成八名平民受傷。這個舉動卻紛紛引起包括中共、俄、法、德及回教相關國家同聲譴責。 老布希以義師的正義形象,出兵拯救科威特,重擊伊拉克,得出師之正,復有良將揮軍。這場戰役,造就了白人英明領袖–老布希與黑人軍事英雄–鮑威爾的佳話。美國成功的因素是把握了師得正(貞)與擇良將(丈人)而已。同樣是攻打伊拉克,小布希打著海珊政府擁有毀滅性武器為藉口,積極備戰波灣,但是用兵的正當性受到懷疑,出師未得其宜,誰當主帥,就更乏人理會了,小布希這一趟伊國行,恐怕激不起去之而後快的掌聲。 就攻伊而言,布希父子有不同的判斷與決策。出師是否識時、得正,是老布希與小布希不同的政治智慧,也可能影響了他們父子的政治命運。在這個沒有英雄的時代中,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英雄?問題是誰都想當英雄,誰都想創造歷史。在夢想出類拔萃之前,要先想一想:「時至而不失之者」與「強『勢』以為得時者」,這當中有多大的不同。 孫子兵法始計第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吉、凶、軍、賓、嘉五者,皆國之大事,而尤以軍(兵)為大。何以見其大?士卒因之或死或生,宗廟因之或存或亡,為之君為之帥者,不可不詳審以處。兵聖孫子首言大事,足見其用兵之慎。兵事之綱,曰:「道、天、地、將、法」。其中「道」與「將」,即師卦卦辭所繫的「貞」與「丈人」。用兵貴以有道伐無道,故「道」居第一;得全能之將者勝,不得全能之將者不勝,故聖君擘畫兵事,以得全才之將為第一要務。 說文解字:「二千五百人為師。」段注:「師,眾也。京師者,大眾之稱。」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率,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師卦彖傳亦訓「師」為眾。眾必有人為之主,所以,「師」有以帥率兵之意。從這樣看,則「師」含有征伐之意。 從師卦的卦辭來解讀,領兵作戰第一要得出師之正,惟義師足為王者之師;第二要挑選全才將領。如此,面對危道的兵燹之事,才能吉利而無過失。 就師卦的大象來看,坎下坤上,地水為師,地中有水,聯想為「眾」,所以,師以「眾」為基本定義。地中有水,但不見水;君子有民,但不見民,是更深的體悟。 彖傳說:「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乃以兵旅為言。從地中有水的現象來體會,為國有軍者,當以養民得眾為先,養兵千日,以備不時之需。師卦諸爻,多以治兵軍旅為主。寓兵於民之旨,就不言而喻了。 從卦德來看,師卦:「剛中而應,行險而順」,點明帶兵作戰的最佳典範,主帥剛銳又不失中道,受命專對而能契合上意;兵戎雖危道凶極之事,能履險而順民心。所以,無往而不利,無入而不自得。 從師的六爻來思考,師卦為一陽五陰之卦,陽大陰小,大御小,將領兵,一陽領導五陰,所以有主帥治兵的象徵。易本義說得很明白:「九二一陽居下卦之中,為將之象;上下五陰順而從之,為眾之象。九二以剛居下而用事,六五以柔居上而任之。為人君命將出師之象,故其卦之名曰師。」 序卦傳則從易卦次第來連綴:「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訟是人與人之間的言辭之爭,師則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訟是口頭之爭,當言語之爭無法平衡時,就會聚眾鳴其不平,最後往往需要訴諸武力來相向。訟多指爭個人之利害得失,得失損益自以個人為主;然而師則興師動眾,或以上討下,或以內抗外,多指兵事之爭。兵事之爭,自以攸關全民利益為考量。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輕啟兵燹,乃莽君行徑。出師行事,不可輕舉,義無反顧而後可,順乎天應乎人而後可,用人惟全才上將而後可。 雜卦傳云:「比樂,師憂。」師之所處,荊棘生焉(老子語),面臨戰爭,人人都不免憂從中來。 師之六爻,只有九二是陽爻,其餘諸爻都是陰爻,以一陽領群陰,所以,九二為師卦之主。九二為人君寵信之將帥,要有剛中之德、專精之才、幹練時務、所作所為契合人君的打算。本卦暨諸爻,雖以干戈相見為假想,然多含戒慎之語以示君子。用丈人不用小人,以正義征不正;容水為地之德,容民為聖王之厚;率眾征伐,宜以民為重以國為先,非徒以兵為志,以殺止寇禦敵而已!
貳、說『卦辭』 師,貞,丈人,吉,咎。 一、釋卦辭 「師」:師卦,坎下坤上,坎為水,坤為地,地下有水,地中多水,故有「眾」的象徵。無眾不成師,所以,「師」有兵眾之意。周禮:「二千五百人為師。」本卦為一陽五陰之卦,一陽(九二爻)居內卦之中,上下五陰從之,是將帥率兵出師的象徵。師卦是講興師動眾的道理,征伐禁暴要考慮兩個要件。第一:要 「貞」–九五之君思興干戈要有正當性,定名正分,師出有名,才能誓師伐暴禦寇。第二:用「丈人」–九二以陽剛居柔位,必須是老成持重,深謀遠慮之人。 老子貴左章第三十一:「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兵也者,其事主凶,以兵為上,而汲汲樂用者,必至於殘物傷生,大干天地之合,國危民亂,反致災殃之害。然而,若兵為民禦寇,為華夏攘夷,為天下除患,則兵不可廢。所以,在不傷民的原則下,以百姓之心為心,以百姓之志為志,民心思服,王者之師以兵征不服,這才是王者弔民伐罪的用師之道。 「貞」:來氏註云:「貞者,正也」。弔民伐罪,合乎正道,才不是窮兵黷武。就師卦而言,當指六五以陰柔居上卦之中。孟子云:「征之為言正也。」以正征不正,是主事者應有的戰爭原則。兵者凶器,戰者危事,必不得已而用之,不可輕於躁進,若為勝人而戰,是不知用兵之道,蓋輕用其鋒者,多致喪師失位,反取敗亡。兵雖凶物,但看用之者何如耳,不得不然,在得其正而已。 「丈人」:來氏註云:「丈人者,老成持重、練達時務之人者也。」惟其老成持重,才能思慮周密;惟其練達時務,才能制敵機先,運籌於帷幄之中。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丈人,此指九二以剛居中說。中軍主帥備通達之才以任事,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之吉,自不待言。 按: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陸績曰:「丈人者,聖人也。」引崔憬曰:「子夏傳作大人,並王者之師也。」乾卦文言傳云:「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以大人釋丈人,則從王者師來解讀,亦有勝義。 「吉,咎」:六五柔靜而得中,以正為本;九二陽剛而得中,善兵者也。以此征不正之賊、寇、敵,故吉。老子貴左章第三十一:「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聖王不以用兵為心,既出於不得不然,師出有名,能得其正,此咎一;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以窮兵而有害民之咎。聖王知人善任,擇將善兵,此咎二。王弼云:「興役動眾,功,罪也。」師出以正,丈人善兵,故能吉,亦所以無咎也。 卦辭的意思是說:國家遭遇危難時,需要用兵作戰。然而,興師動眾,第一個條件是:君王興干戈,要站得住腳,出兵要有正當性;其次要選擇老成持重、識時幹練的指揮官。能夠如此,就能連戰皆捷,無攻不克,而沒有災禍的事發生了。 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 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二、釋彖傳 「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師卦,下卦坎為水為險,上卦坤為地為眾,地中有水,取「眾」之意。蓋兵者,不祥之器,害民之物。正者,即王者之兵。王者之師,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為也。 興兵戎,起干戈,必須合於正道,亦即師出有名,君之「義師」,要合於人民的正義標準,出兵才有正當性。春秋主張:「聖人貴除天下之患」,為人民除害,為社會禁暴,為民族禦夷狄,正義為幟,浩然為兵,固無不可;反乎此,就是窮兵黷武。窮兵黷武,是霸者的行為;王者之師,必須是不嗜殺人者才能一統天下邦國,才是真正的仁者無敵。 九二剛中,為師卦之主,知兵之將,一陽居下卦之中,為識時通達之才;上得六五柔中的充分授權,兵權得乎正,復得民心思漢的群眾為之主,以此興師,伸張正義,往征不正,黎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自然可以王天下。 「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九二,以陽爻居下卦之中,故有「剛中」之象。應乎上卦六五之柔中,所以說:剛中而應。就卦德而論,下坎為水為險,故有「行險」之象,上坤為地為順,故有「順」之象。 剛中,指九二說。師之一卦,一陽五陰,九二為主爻,是行師的中軍主帥。六五,為君位,九二能應六五,君臣無隙,剛柔相濟。九二以陽爻居陰位,雖不正,然能得下卦之中。陽剛能得中,就不過乎中,以陽剛之才又能善柔,乃能勇能忍、有謀有智的大丈夫。能任大事,又能得君王信任之專,職有專守,智可專對,權柄一方,此九二主帥所以榮寵之至。 六五委九二以興師討逆,可見信任之專。九二冒險犯難,率眾出險,實乃致勝之材。就師而言,興兵出師,人民或額首稱慶而順悅之,或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雖入乎險中而履險如夷。蓋言應六五而順民心故也。 「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坎為險為陷,有「毒」之象。坤為眾,有「民」之象。坤為順,有「從」之象。毒,役使。 興兵動眾,陷民於危事之中,而民且能從我之所欲,非聖王其誰何?非義師其孰能之。兵事,既不得已而用,運之必民所深願而悅從之。若徒以勝人為務,非順勢應人而行險,則未免荼毒天下矣。毒之一字,不論作役使或毒害解,皆深著戒慎之意。 「吉又何咎矣」:師旅之興,雖有害於天下蒼生,但六五柔中,所討所征莫非順天應人,人民樂從,又命將得人。所以,兵事雖凶,能得征伐之正。聖人能通天下之志,能除天下之患,只有義師王業,人人得心嚮往之。民之所志,常在我心,故吉利可期,何災眚之有? 彖傳的意思是說:師,是兵眾之意;貞,是正義之意。能夠得到群眾的認同支持,這樣就可以捍衛正義,王者之師興兵於天下。君王能善任剛健、又能行中道,並且上下相契合的良將,率義兵討逆抗敵,冒險犯難而順民心,義戰雖凶險,不免勞民傷財,讓社會付出慘痛代價,但是以正道征伐,戰爭合乎必要性與正當性,老百姓順從支持,當然是吉利可期,怎麼會有災禍呢?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三、釋象傳(大象) 「地中有水,師。」:師卦,就卦體而言,坎下坤上,坤為地,坎為水,是地中有水的象徵。水深藏地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有眾、多之義。水蓄藏於地之中,是地厚載物之德;王者之師,近者悅,遠者來,嚮往者眾,是君子的德量與胸襟。上既起義師,各地紛紛響應,投身從戎,如水入於地之中。 「君子以容民畜眾」:君子觀地水師的現象,體會出容民蓄眾的道理。水蓄於地中,猶兵寓於民,平時能容民、蓄民、養民,如地之存水、蓄水、積水,戰時則兵多將廣,不虞匱乏。易本義:「水不外于地,兵不外于民,故能養民則可以得眾矣。」能養民斯能得眾,所以,興師貴得民心,孚眾望而後名正言順。地之眾者,莫過於水;師之眾者,莫過於民。君子之容民應如地之容水,能容而後能蓄之聚之。蓄水可以備旱,蓄民可以備戰。思王天下者不可不養之早。 象傳的意思是:水流聚在地之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師卦的象徵;君子人從地水師的現象,體悟出平時就要有包容萬方,凝聚眾心,蓄養萬民的作為。平時寓兵於農,非常時才能撒豆成兵,兵源不竭。 參、說『爻辭』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一、釋初六 「師出以律,否臧凶。」:坤為眾,九二、六三、六四下互為震,震為足,故有「師出」之象。依易例,從內到外,由下往上,曰「出」。本爻是第一爻,故有「師出」的象徵。初六陰居陽位,失位不正,又和六四不應,故有「否臧」之象。律,紀律。否臧,不善(易本義)。 九家易曰:「坎為法律」。卦辭強調師出以正,初六言師出以律。正,以仁德言;律,以行事言。初六乃師初出之際,深戒以律,說明出兵以謹守紀律為貴。初六不當位,在出師之初,必須嚴守軍紀以避凶。號令不嚴明,則為烏合之眾,此戒出兵貴「慎」嚴「法」,軍紀如山,不可稍有造次。 初六的意思是說:部隊誓師啟程,必須要嚴整軍紀,如果軍紀鬆弛,就會打敗仗。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失律,是指否臧(不善),指軍紀不嚴。為將者不能節制兵卒,興師之道不能嚴守軍法,否固然凶,臧也是凶,即使僥倖取勝,也傷亡慘重。 小象的意思是說:軍隊出征要嚴守軍律,失去紀律,就有吃敗仗的凶險發生。  九二:在師中,吉,咎,王三錫命。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二、釋九二
「在師中,吉,咎」:九二居下卦之中,為五陰所歸附,和六五相應與,故有「在師中」之象。本卦錯,為天火同人卦,上卦為乾,乾有「王」的象徵;
下卦為離,依伏羲八卦次序,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故有「三」的象徵。九二、六三、六四下互為震,錯為巽,有「錫命」之象。 九二和六五相應與,五為君位(天位),故有「承天寵」之象。下坎為心,上坤為眾為國,故有「懷萬邦」之象。 師卦為一陽五陰之卦,九二是主爻,也是惟一的陽爻,陽剛又居下卦之中,具有剛中的德性。古時天子作三軍,以主帥居中軍,在師中,是指九二居中軍的主帥。以理來說,九二以剛居柔,居於下卦之中,處坎險之境,行兵凶之危,調兵遣將,戰略戰術能守中而不過,果決而無不及。所以,能凱旋而歸,吉利而無咎失。來氏註:「蓋為將之道,不剛則怯,過剛則猛,惟剛中則吉而咎矣。」誠齋易傳發揮其旨,強調:「九二以陽剛之才,專將帥之任,不患其不及也,患其過耳,惟中則吉而咎。過勇則輕…過智則姦…過威則離…過強則驕…過專則僭…惟中則勇而怯、智而愚、威而惠、強而謙、專而順……。」是從主帥有行中道之德,剛柔以往,恩威並施而言。蓋兵事任大役重,無功則凶,能持中行事,非丈人其誰?非王者師其何? 「王三錫命」:王,指六五;錫,係對九二說。王三錫命,言六五對九二信任之專。三錫命,即三命。周禮春官大宗伯:「……壹命受職,再命受服,三命受位。」第一次賜命是接受職位,第二次賜命是受服,第三次受命是授位,言君王命帥師出征,榮寵厚任之至,所以期待成就伐罪討逆之功。錫命者,或錫以褒美之辭,或錫以珍寶奇物。來氏註則主張:「乃寵任其將,非褒其成功也。曰錫命,則六五信任之專可知矣。」尤為深刻。 九二爻的意思是說:九二這一爻,上承六五的信任,承受天子兵權,擔任中軍主帥以伐暴安民,帶兵治軍善守中道,天子欽定出征,十分信任,榮寵到了極點。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九二居下卦之中,有陽剛得中的德性,上應六五寵信之深,所以能承君王所授的寵位,接受征暴伐逆之權。 九二有王師風範,君王再三賜命,寵任以專,深期九二代天伐罪。九二治軍以中道行事,能以力服人,威懾叛逆,亦能以德服人,懷柔萬邦。 象傳的意思是說:九二「在師中吉」,是因為承君王深信寵任;「王三錫命」,是君王深深期待出師的主帥,能順利伐寇破賊、抗夷禦敵,最後能懷柔萬邦,安以來之。 六三:師或輿尸,凶。 象曰:師或輿凶,大功也。三、釋六三 「師或輿尸,凶」:六三爻變為巽,巽為進退不果,有「或」之象。下卦為坎,坎為輿為多眚;上卦為坤,坤為眾,也有「輿」之象。六三陰柔居陽位,不中不正,下乘九二,居主帥之上,上又無應與,故有「師或輿尸」之象。 毓師云:「不在其位而司其事者謂之輿尸。」六三乘剛,不利所事,越俎代庖,有僭越職權之虞,才柔志剛,師行,令不從主帥出,而六三或主之,名分不正,跋扈無能,形成命出多門,號令不一,此行軍大忌,必致大凶。 六三爻意思是說:六三居坎險之極,又為進爻,不聽指揮,妄險躁進,擅發軍令,兵權不一,最後必大敗而歸。 象曰:「師或輿尸,大功也」:六三越位擅權,濫發軍令,難立軍功。六三不中不正,剛愎自用,好大喜功,行險妄為,終而喪權辱國,兵敗如山倒。師旅之事,不過專於一而已,九二專其事,僅得吉而無咎,六三軍權不一,僭職行權,故大凶。 象傳的意思是說:「師或輿尸」,不在帥位而行將權,號令莫衷一是,兵卒茫然無所適從,最後將會一無所獲,造成難以收拾的嚴重後果。 六四:師左次,咎。 象曰:左次咎,未失常也。四、釋六四 「師左次,咎。」:六四陰爻,當位不中,有「左次」之象;以柔居柔,而為退爻,亦「左次」之象。 兵法有云:「上將軍居右,偏將軍居左。則右為重,左,不用之地也。」軍以右為大,以左為小。以右為進,以左為退。師左次,偏師左處,言保存實力,暫時徹退以待。 六四以柔爻居柔位,當位,又為退爻,以初爻無應,又居外卦坤順之初,不貪功,不躁往,知退而退。能夠全師而退,所以「咎」。 左傳莊公三年:「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程傳云:「左次,乃退舍之謂也。」善戰者,不必強渡關山,以退為進,亦戰也;轉守為攻,亦戰也。用兵作戰,需要審慎評估敵我雙方的實力,宜進則進,當退則退,斯乃用兵之常法。當形勢利於敵,不利於我,強弱懸殊,則奮進不若退避。暴虎馮河,難乎有為。 六四爻的意思是說:在戰爭的形勢上,不是見可而進的局面,不能正面強取,知難而退,偏師左處,等待蓄養再戰,所以沒有過失。 象曰:「左次咎,未失常也。」:就六四而言,以柔居陰位,當位而不失,所以未失其常道。以卦爻之理來看,六四作為偏師部隊,久駐不前,雖無戰功,卻也無所失。六四處多疑多懼之地,能在可疑處生疑,「惟民是保,而利於主,國之寶也。」不輕易犯險,深知不可進而退,並未失行軍用兵的常道。 象傳的意思是說:六四,「師左次」,按兵不動,不打沒有把握的仗,這是兵家用兵的常道啊!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師,使不當也。五、釋六五 「田有禽,利執言,咎」:師卦卦體,水在地之下,有「田」之象。本爻變,上坎錯為離,離為「雉」,有「禽」之象。本爻變,六三、六四、九五上互為艮,艮為手,有「執」之象;上坤錯為乾,乾有「言」之象;九二、六三、六四下互為震,震為長子,有「長子」之象。本爻變,坎為中男;本爻變,六三、六四、九五上互為艮,艮為少男;中男、少男,有「弟子」之象。 田有禽,指田地中見飛禽侵犯,求食田穫。以之比喻敵寇來犯於外,或姦賊興亂於內,如禽獸入我田中,侵食作物。利執言,其利在於宣檄其罪,聲討征伐。由於名正言順,師出有名,所以,興師動眾而無過失。 「長子帥師,弟子輿師,貞凶。」:「長子帥師」,九二剛中有德,為良將之才,命其興師抗敵或討伐叛逆,皆其所宜。「弟子輿尸」,弟子,指六三、六四,就六五而言,六三志大才疏,六四柔弱無能,均非將才。 六五柔中,因可伐而伐,起義軍,出干戈,其興師足以以正征不正。但是,六五志柔,與六三、六四群陰雜處,既委任九二剛中於前,復令不堪師征之六三、六四掣肘其中。命將不專,疑將不能勝,反覆不定,中軍將終必令多難出,爭功自用,軍令分歧,莫衷一是。征敵伐逆,其事雖正,然狐疑不決,用將不一,形成意見歧出,禍起蕭牆,志弱而固執,不當貞而貞,故反致凶。 六五爻的意思是說:姦賊蜂起,或敵寇來犯,如田有野禽來侵,必須興兵任將,宣正義之言,聲罪致討,以除天下之患。如此不會有過失。但是,如果君王志弱,猶疑不定,方命主將誓師,復遣他將入主中軍共議,兵權不專,軍令不一,禍生於內,反而自取其凶。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師,使不當也。」:九二剛中,上應六五柔中,因為能守中道,所以,率師作戰,終能獲得戰果。六三志大才疏,不諳兵險;六四柔弱,難堪大任,皆非適當的主帥人選。然六五柔弱不決,不當使而使之,所以僨事。易本義:「若使君子任事,而又使小人參之,則是使之輿尸而歸,故雖貞而不免於凶也。」是很好的註腳。 象傳的意思是說:「長子帥師」而能成功,是因為能依中道行軍作戰。「弟子輿師」,因任將猶疑,任人不當,所以失敗。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六、釋上六 「大君有命」:上坤錯為乾,乾為大為君,有「大君」之象。乾為言,有「命」之象。上六為宗廟,亦有「大君」之象。,「大君」,此當指宗廟的列祖列宗。「命」,指封爵列土的命令。上六居師卦之終,陰居陰位,當位得正,位乎宗廟之位。古者天子王業大功告成,要告廟於祖先,然後論功行賞,列秩封爵。 「開國承家」:坤為地為方,有「國」之象。本爻變,上卦為艮,艮為門,有「家」之象。上卦為坤,坤為土,列土封爵,故有「開國承家」之象。上六行師完結,班師凱旋。諸侯開國,大夫承家。依功之小大,論功行賞,功之大者,命之有國為諸侯,功之小者,命之有家為大夫。 「小人勿用」:陽為大,陰為小,上六,陰爻,有「小人」之象。本爻變,上卦為艮,艮為止,有「勿用」之象。 誠齋易傳:「故寵命有功,非至正不為功;登用人才,非君子不為本。」小人有才而無德,雖立戰功,賞金不賞位,杯酒釋兵權可也。建國不分賢愚,治國宜辨良窳,功既大成,勿濫施酬庸,否則一旦有位,恃寵而驕,去彼一害增此一害,割據分裂又起,豈不又得興師戡亂? 上六爻的意思是說:上六為師卦之終,戰爭結束,凱旋班師回朝,告功於宗廟之列祖列宗,並藉以分封賞賜。功勞大的,封國為諸侯,功勞小的,封家為大夫,以明還師旌表紀功之名,大行獎賞之實。但是,非治國之能臣或德業兼備之君子,不可輕賞濫賜。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上六陰居陰位,當位,有「正」之象。正功者,正其功業的小大秩次。師行有終,論功一律行賞,功大封侯,功小有家。惟小人可以冒險犧牲、奔走犯難,卻不宜委以權柄,經理政事,是憂其無經天緯地之能,而有傾覆邦國之虞。 師卦之初在懷柔萬邦,師卦之終在憂小人亂邦傾國,聖人貴除天下之患,其機若此。 象傳的意思是說:「大君有命」,是指恩賞以正軍功;「小人勿用」,是憂其恃功驕橫,危亂國家。 肆,師之『用』一、興師以道,帥師以人 師也者,授兵以凶器,導民於危事,帥師攻城略地、斬刈殺伐是也,其如吉而咎何?管子,免華夏被髮左衽之禍,孔聖許以仁者,蓋為民族攘夷狄也。郭子儀受代宗命,討伐安史之亂,秉仁義以帥師,以身繫天下安危,為斯民禦寇也。為天下除患,為民族退敵,不惟賢君之業,亦聖人之志也。春秋重民、貴生、惡殺,興師在順民心。革卦彖辭:「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如此以正征不正,以義摧不義,斯乃興師以「貞」。帥師之將,必為智德俱尊之人,慧智高,歷練廣,能行中道;德行高,人品潔,能得人君專寵信任。 姜太公誅殷紂,岳飛敗金虜,戚繼光驅倭寇,皆將帥之典型。有剛中之能,尤須人主信任之專,方能成事,衛青、霍去病伐匈奴,漢武能與之相應與;李靖討突厥,太宗全權委之。人君得人,以為王者師,簞食壺漿,引頸翹首。九二在師中吉,六三輿尸大功,行師得不得正,擇將得不得人,可不慎哉?二、容乃公,公乃王 大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蓋君子之容民,如地之容水。能容民,斯能蓄眾養兵。故孟子曰:「天下莫不與也,天下莫不我與,則寇敵誰與哉?」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屯田之制,寓兵於民,如水蓄於地。備而不必用,不得已而用,則義旗一出,翕然響應。 尸子尚公,老氏五千言亦云:「容乃公。」(復命章第十六)待天下如一己,視萬物如一身,廓然無一毫私仁私智之為,豈非大公乎?故言容乃公。尚書君陳篇:「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能容乃大,無私能公。至公方足以王天下,我無私己之心,萬物皆可納吾性分之中;我有容物之量,天下亦以無私之道公於我,王者無兩心,則王道庶幾可成。 容民畜眾,要以誠篤為念。以地中有水,法地厚載之德,時時養德養識養量養志,修心修性節私節欲,才能涵養包容之功。有容乃大,非徒束諸高牆之家訓,或銅盤銘言而已。容是功夫,容是智慧,容是境界,能容才足以近悅遠來,王天下之聖功爾後可成。有多少胸襟,做多少事業,有識者其庶幾乎? 自民國七十七年「五二○」農民遊行,至民國九十一年「一一二三」與農共生大遊行,訴求內容不盡相同,但怒吼的性質相近,農民上街訴心聲,足為主政者戒。為政者足民富民,為人民謀福祉,乃養民蓄眾的具體作為,不知與農共生,找不回農業農村農民失落的尊嚴,容民蓄眾就落空了!三、善戰之將,立於不敗 孫子兵法謀攻第三:「……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恐人泥於速戰,以兵攻伐,決勝負於鋒鏑之下。故以不戰屈人,兵期無兵,為謀之上者。所以,用兵之法主張:「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攻守之略,當務之急在知彼知此。知進而攻,能退而守,暫避而待,能守能避,攻守以識時乘勢為要,恃勇徒力屈耳。 六四所處的形勢,不利於我,敵強我弱,我保全不爭,避其全鋒。左次之時,宜避其銳氣,勿擊堂堂之陣,當養我之氣,以待敵弱而攻。孫子曰:「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又不失敵之敗也。」由此可知,用兵之法,我軍十倍百倍於敵,則四方合圍,以俟其服;我軍寡之少之於敵,則暫守之以俟其釁;至於兵力俱不如敵,則引兵速去以避其鋒,待其鋒銳銷耗,敵勢既竭,勇氣已索,再豎正義之旛,以計破之。戰爭如此,人生亦復如是。 夫聖人者何?乾卦文言傳:「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孫子兵法軍形第四:「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譬諸乾之初九,龍德而隱,以其當潛藏而勿用;乾之九五,龍德在天,宜其飛黃騰達。若知進而不知退,亢龍至於有悔之地,則悔之晚矣。 形勢之強弱,是客觀的;力量之虛實,是主觀的。正奇勝負,全在善將之神機廟算。四、分爵賞功,小人勿用 救國委以烈士,治國求諸元士。能冒險犯難,不必能經緯天下。師終功成,賞爵之時,宜正其功次,功之高者封其大,功之微者封其小,封賞雖以功為主.然抑必深識其人,封侯稱家,功賞相侔,以志行君子為度。若乎小人則不可開國承家,雖有功勳,以其無德,不可大用,厚賞金帛財貨可也。昔漢光武論功行賞,入主樞機,但以鄧禹拜為大司徒;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防害於先。類此,皆示治國貴經綸幹濟之才,當斷不斷,其後必亂。 師卦繫辭,聖人始在懷萬邦,終在止亂邦,戒人不可謂不深,用人不可謂不慎。蓋功臣不必盡為志行君子,陣前立功頗不乏粗鄙小人,漢開國元勳英彭至於亡身,正是未明小人勿用之義。 易地而處,君臣能患難安樂與共者,輔之弼之可以深期;茍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安樂者,不待君主貶抑釋權而自潛隱可也。昔范蠡佐越王復國,功成不居,泛於江湖,不知所終;張良輔高祖為天下主,悄然隱去,不知所適,皆善於安其身者也。韓信,臨刑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嘆,飲恨以終;年羹堯功高震主,鋒芒畢現,不得善終,齎志以歿。其情可閔,實亦立大功者不知進退、自恃驕縱所致。上下之間,進退有時,小大分寸無不中,其善易者耶!
繫辭上傳十章:「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易之時義大矣哉! 參考書目《周易註》 三國魏 王 弼 世界書局《老子註》 三國魏 王 弼 中華書局《周易正義》 唐 孔穎達 中華書局《周易集解》 唐 李鼎祚 臺灣商務印書館 《易程傳》 宋 程 頤 學生書局《誠齋易傳》 宋 楊萬里 三才書局《周易本義》 宋 朱 熹 文化圖書公司 《易經來註圖解》 明 來知德 夏學社《易例》 清 惠 棟 藝文印書館《船山易傳》 清 王夫之 夏學社《說文解字注》 清 段玉裁 蘭臺書局《周易荀氏九家義》 清 張惠言 藝文印書館 《杭辛齋易學》 民國 杭辛齋 夏學社《孫武兵法六韜》 夏學社 易經筆記 民國 毓老師 天德黌舍

沒有留言: